亚搏APP(中国·全站)官方网站-首页欢迎您

后金融危机时代科技租赁业发展机遇
——访东方集成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颜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8-02 14:24:00.0 放大 缩小

        发端于20 世纪60~70年代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科学仪器租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更加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新宠”。许多高技术企业纷纷加大了采用租赁科学仪器及设备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研发新技术产品。那么,后金融危机时代,科技租赁业将面临何种发展机遇,又当如何把握?前不久,记者走进被誉为我国科技租赁业“龙头”的北京东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集成),采访了这家企业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颜力先生。

一、科学仪器被誉为产业的“神经”,其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堪称“四两拨千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中、高端仪器制造业方面相对落后,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在购置和使用科学仪器及检测装备方面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即一方面研究机构的科学仪器闲置时间比使用时间还长;另一方面以市场确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企业,为购置检测装备一次性投入较多的资金,造成资金流的挤占。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租赁业的蓬勃兴起。

记者:据称,美国电子测试仪器产值约占其工业总产值的4%,而它拉动的相关经济产值是社会总产值的66%。您是否认同这种估价?

颜力:所谓科技租赁,是指用于科学研究、测试、高科技发展等所需的各种科研设备的经营性租赁,这些设备包括电子测试测量仪器、IT类服务器、实验室和科学仪器等。在国外,人们称科学仪器产业为“神经产业”,其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可谓“四两拨千斤”;至于美国电子测试仪器拉动的相关经济产值占其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究竟是多少,不同统计方式囊括的上下游因素有别,因而导致统计结果有差异:有的表明30%,有的显示50%、60%,但至少是15%。

科学仪器产业是一个相对较小的产业,或许它的市场份额仅100~200亿美元。然而,犹如人体的眼睛器官,它虽小,但却非常重要。所有工业产品的质量,包括许多由新技术应用带来的产品升级换代、新产品设计和研制乃至产业提升等,均取决于测试测量仪器的精准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由科学仪器带动和相关经济产值以及辐射的效应应该是相当大的,而科技租赁就好比调节这种辐射效应的一个重要的开关。

然而,现在我国却存在着大量的高端仪器浪费现象。譬如,北京市审计局2008年公布的审计结果显示,6所高校部分设备设施购入后形成闲置,涉及金额2941万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端设备的社会共享度低,使用效率低,缺乏专业的人士来维护使用。因此,科学仪器和检测装备租赁业就是解决上述浪费现象和诸多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记者:据国家科技部有关人士透露,近年来,我国对科学仪器设备的需求逐年增加。统计表明,我国每年上万亿元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投资中,60%以上依赖进口,我国研发投入的25%以上、上千亿元资金用于购置科学仪器设备,我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仪器制造商竞相争夺的重地。您怎样看待这个现象和问题?

颜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学仪器研制方面可以说相对落后。然而,以“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和“嫦娥”一号、二号等航天器陆续升空为标志,应该说我国有能力研究开发科学仪器。问题症结在于市场份额有限,从而导致国内科学仪器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譬如,美国安捷伦公司售价为5万美金一台的科学仪器,其核心部件是一个专用芯片,假设研制它投入了1亿美金。那么,如果安捷伦面向全球市场售出了2000台,这种芯片的成本仅需5000美金就可搞定。而我国的仪器设备制造公司的产品销售仍局限于国内,如若只能在国内市场售出200台,显然,成本会增加10倍,这还不包括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因此,购置进口高端仪器仍是国内企业最佳的选择。

然而,高端仪器的自行采购存在着许多的弊端。譬如说,单个企业采购量较少,采购价格往往高于长期合作的租赁企业的采购价格。由于设备昂贵,给国内资金不足的中小型企业,也包括像富士康、华为这样的需求量很大的大企业,会带来投资风险,基于这些考虑,采取租赁设备的方法将会给企业解决种种难题。这也是科技租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二、科技租赁业发端于20 世纪60~70年代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几经探索,东方集成在我国尚不健全的工业经济服务市场中崛起,为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

记者:发端于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科技租赁是什么概念,主要为哪些类型的企业提供服务?

颜力:起源于20 世纪60~70年代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科技租赁业务,已经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成熟的经营性租赁服务模式。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通信、半导体等电子制造行业——为其提供电子/通信类测试仪器、理化与实验仪器以及IT设备等,以满足企业对测试仪器及设备的需求。

科技租赁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为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首先是科技租赁能够大量降低企业投入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第二、科技租赁能够使企业避免技术风险,企业无需面对技术落后或技术方向变化带来的巨大的财务风险,对于在高技术领域,如通信或生命健康领域,进行大量研发投入的企业有着重要的价值。

第三、对于加工制造型企业,在遇到生产高峰期时,在自有测试仪器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可以通过科技租赁获得所需仪器,因此可以灵活的满足客户不同规模订单的要求,而无需担心仪器设备由于过量采购形成闲置。

第四、科技租赁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在初创期面临的资金压力,只需要支付少量的租赁成本,就能够满足科研对仪器设备的需要。

第五、租金属于营业费用,相关支付款项可作为抵税项目减免,因此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同时租赁的设备不作为资产列于资产负债表,故可增加净资产收益率。这些对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带来的财务上的好处显而易见。

上述表明,科技租赁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对于节约社会综合成本,降低企业研发风险,提高社会整体技术投入,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记者:目前,科技租赁的国际市场份额是一种什么状况,其呈现何种发展趋势?

颜力:在部分发达国家,通过租赁类服务满足科研与生产测试需求的比例,已超过30%。国际上许多大型通信及电子类生产制造与运营企业,均为租赁服务的受益者,诸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每年都从仪器租赁市场租赁大量仪器,以满足测试需求。

另外,有报道称,《世界租赁年鉴》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租赁交易额已由1987年的1038亿美元上升至2006年的633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高于同期经济总量的增速。不过,租赁业在全球的分布极不均匀。2006年,北美和西欧占据全球租赁业务额的79%,而亚洲和俄罗斯为15%,南美为3%,非洲和澳大利亚仅2%和1%。另据国际金融公司预测,未来全球租赁业的主要增长点,将出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

而相比国外成熟市场30%的渗透率,我国科技租赁的比例尚不足1%,市场渗透率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科技设备市场容量巨大,每年上万亿元的科研设备交易量,为科技租赁提供了巨大的潜能。由此可见我国科技租赁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记者:作为我国较早选择科技租赁业务的企业,东方集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颜力:东方集成公司是2000年由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发起成立的,自成立之初,就成为了国际著名仪器厂商“安捷伦”、“福禄克”、“泰克”等公司的一级代理商,代理销售其测试产品,营业收入在行业内遥遥领先,客户涉及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电子制造企业等,东方集成为这些客户提供了大量教学、科研、生产所亟需的高端测试仪器。

此后,东方集成根据市场发展变化,不断加强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开始面向行业客户提供以行业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为核心的增值服务,成为福禄克、泰克和安捷伦公司各自在中国地区最大的合作伙伴,经营资产和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始终保持业内领先地位。

在此基础上,东方集成与全球最大的科技租赁公司日本欧力士科技租赁株式会社达成战略合作,开始为客户提供科技租赁这一在中国具有创新性的服务模式,并通过不断完善和加强应用系统集成、计量校准、维修维护、外包管理等技术服务能力,成为中国测试测量领域领先的综合服务商。

东方集成公司作为中国科学院所属高新科技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把为社会提供专业测试技术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我们先后为中科院计算所、微电子所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空间中心的神州六号、神州七号项目,高能所的电子对撞机项目,国家天文台和物理所的地面望远镜项目等提供了相关测试技术服务。在中国自主制定的3G标准 —— TD-SCDMA的研发制定,以及后续基站设备的生产、安装和终端的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中,东方集成通过租赁方式为提出标准的大唐电信、中国移动、中国普天、华为、中兴等企业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测试仪器,大幅降低了其科研和生产成本,规避了建设风险。

展望未来,东方集成公司将以产品增值销售业务为基础,在稳定并拓展电子测试测量产品销售市场的同时,依靠自身积累的客户基础、营销网络、经营能力和资金实力,围绕中国测试测量综合服务商的核心清晰定位,全面进入科技租赁、系统集成、计量校准、检测维修、测试仪器管理外包、咨询解决方案等市场,成为本行业的领导者。

记者:东方集成选择科技租赁业务,当初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颜力:可以说,东方集成选择科技租赁,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客户需求变化的需要。一方面,公司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体获利能力,另一方面客户也从服务水平和配套能力方面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发达国家拥有完备的工业配套服务体系,而我国这种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特别是产品研发并非本企业的长项,故东方集成将战略发展定位在工业经济综合服务上,并选择提供测试测量综合服务作为切入点,拟据此将企业做大做强,科技租赁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在中国科技租赁主要集中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租赁上,实验室科学仪器与IT设备的租赁相对较少。而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租赁又以通信测试市场为主,其市场渗透率不足3%,但随着3G时代的到来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3~5年后,这个比例有可能快速提升至20%左右。中国移动TD-SCDMA组网建设中,多家主要基站生产商所承担的基站设备的研发、生产以及后期安装调试等所需测试仪表,其大部分是通过租赁方式解决的,其中东方集成的份额超过了50%,可以说在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租赁市场中,东方集成处于领先地位。而国内实验室科学仪器与IT设备租赁市场则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只有东方集成等少数几家公司在提供少量的长期租赁服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科技租赁的概念尚未被广泛介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该业务需要大量资金支撑,对于国内尚处于成长期的租赁企业而言门槛过高。

三、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科技租赁以其可大幅降低用户投资风险的独特优势,令欧美高新技术企业“趋之若鹜”。

记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科技租赁肇始之地美国的租赁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

颜力:在美国,租赁行业的大客户主要是国家出资的如科学院、军事工业和国防工业等。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政府削减科研投资,科研单位在有限资金的限制下,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仪器的租赁便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在中国也是如此。例如某全球领先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在解决研发产品测试测量问题时,为了抓住未来发展的主流,初期会一次开始多个技术方向的课题研究,为此租用多套科学仪器,在技术发展前景明朗之后,可以终止其它没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将相关仪器退租,而买下需要的仪器长期使用,从而降低了研发成本和技术风险。另一个例子是随着季节订单会不断变化的某世界知名IT代工企业,就非常善用资产:订单高低峰值不稳定,故在峰值全线开工时租用测试测量仪器,而在低谷时便退掉这些仪器,这就避免了由于机器闲置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

企业及科研单位通过租赁高端仪器设备来进行自身研发时,不仅降低风险,节约成本,而且能避免仪器设备的闲置浪费,有利于降低社会整体的总和成本。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通过租赁更加昂贵和精密的仪器可以大大降低发展初期的风险和压力,促进自己的发展壮大。作为一个能够达到资金效用最大化的有效手段,科技租赁在我国的发展必定有广阔的前景。

记者:我国的科研院所及至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参与科学仪器设备的租赁为何没有那样大的热情?

颜力:这是由于体制的原因以及财务制度局限所致。早在2000年,东方集成曾拟将中科院所属单位的科学仪器编号,并拟采取租赁方式提供给社会共享。正是囿于体制原因与财务制度,最终这一愿望未能实现。其中有的仪器是花费巨资购进的,然而利用率极低——甚至连100个小时都未用到,闲置在那里,令人心痛。

然而虽然上述种种浪费令人心痛,但是在国人的眼中,使用租赁的仪器设备是一种实力弱的表现。中国诚信机制尚不健全,租赁业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因素,并且由于科技租赁行业刚刚兴起,各种配套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比如,租赁公司在购买仪器的时候,需要支付增值税,将仪器租赁出去的时候,需要按照营业额支付营业税,企业的收入还要交所得税。造成税负过重也是一大障碍。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在使用国家行政拨款时,只有购买形成的资产才能进入表内并转入资本公积,而租赁所形成的资产不能进表且产生的费用列为当期损益,所以他们通常只能选择购买的方式。因此,我个人认为只有完善中国的配套制度及体系,仪器租赁业才能够较快发展。

四、借鉴国际上一些成功经验,东方集成走出一条与我国地方政府和高科技园区共建“科技租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之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

记者:东方集成与我国地方政府和高科技园区牵手,在我国率先推出面向市场的公共资源平台服务模式,可否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颜力:2008年年初,全国首家科技租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正式在海淀园成立并投入建设和运作。该平台以体系创新建设为契机,以不断优化园区科技支撑环境为目标,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由东方集成具体负责建设和运营,通过电子开放实验室、科技租赁等创新模式,为中关村海淀园上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科研基础条件共享服务。目前,电子开放实验室可以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无线通信测试、通用电子与数字电路测试、射频与微波器件测试、微波与毫米波设备及系统测试等实验,提供包括电子测试仪器、分析仪器、实验室科学仪器设备等产品在内的中短期租赁服务。

该项目的建设是北京市海淀区政府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措施”这一指导方针的重要实践与尝试,是园区体制和管理的创新。借助开放实验室以及租赁服务平台的具体运营,可以充分提升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使园区内企业可以共享科研基础条件,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规避科研投入风险、大量节约资金。目前已累计为园区高科技企业提供相关测试服务近千次。

鉴于“科技租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北京产生的良好效果,东方集成相继与上海、苏州、成都等地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展开合作,向园区内企业提供科技租赁服务。

记者:您认为国外哪些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颜力:国际上有关利用租赁平台支持新技术园区环境建设的方式已有许多成熟的经验。

例如:位于瑞典的Kista科学园,是仅次于美国硅谷的高科技园区,它在使瑞典成为全球化程度最高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Kista科学园是全球众多高科技企业特别是IT企业研发机构的密集区。其中高科技企业大部分集中在通讯、电子计算机、微电子、软件四个领域,包括爱立信、诺基亚、IBM、Oracle、Intel、Sun在内的许多大型跨国公司都在这里设立了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我国的华为以及中兴公司也在此设立了研发部门。

Kista科学园不仅积极进行产业引导,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大力改善企业创新的软环境,以留住园区的入驻企业,并加强对本地中小企业的扶持。其中之一就是向园区内企业与科研人员提供从研发到中试阶段的基础设备与科研实验室设备的租赁补贴服务。园区管理机构首先引入了欧洲当地的科技租赁公司,向园区内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多型号仪器设备的中、短期使用现货库存,同时申请到了瑞典政府中小企业补贴专项基金的支持,对于园区内企业的科研租赁进行补贴扶持,降低了企业创新的进入门槛和风险,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科研条件满足率,节约了社会资源和成本,受到了广泛的欢迎。